切换至 "中华医学电子期刊资源库"

阅读排行

  • 一年内发表的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 1.
    脓毒症继发急性肾损伤患者死亡风险预测模型构建及评估
    莫小乔, 胡喆莹, 廖冬花, 谢天
    中华危重症医学杂志(电子版) 2023, 16 (03): 198-206. DOI: 10.3877/cma.j.issn.1674-6880.2023.03.004
    摘要 (132) HTML (0) PDF (1511 KB) (8)
    目的

    建立评估脓毒症继发急性肾损伤(AKI)患者28 d死亡风险的预测模型。

    方法

    对Dryad免费开放数据库中AKI行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CRRT)的患者数据进行二次分析,应用Lasso回归筛选预测变量,并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脓毒症继发AKI患者28 d死亡的危险因素。根据预测因素应用R语言软件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校准曲线和决策曲线分析(DCA)探讨列线图预测模型与现有预测模型的效能及临床实用价值。最后应用Kaplan-Meier曲线分析列线图预测模型下不同危险分层组28 d及90 d的生存情况。

    结果

    共纳入798例脓毒症继发AKI患者,采用Lasso回归共筛选出包括白蛋白、24 h磷酸根离子、序贯器官衰竭估计(SOFA)评分、血肌酐、平均动脉压、尿素氮肌酐比、收缩压和2 h尿量在内的8个预测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预测因素中白蛋白[比值比(OR)= 0.589,95%置信区间(CI)(0.393,0.883),P = 0.010]、24 h磷酸根离子浓度[OR = 1.406,95%CI(1.225,1.613),P < 0.001]、SOFA评分[OR = 1.234,95%CI(1.152,1.321),P < 0.001]、血肌酐[OR = 0.773,95%CI(0.658,0.908),P = 0.002]、尿素氮肌酐比[OR = 1.017,95%CI(1.001,1.034),P = 0.037]、收缩压[OR = 0.982,95%CI(0.967,0.998),P = 0.023]和2 h尿量[OR = 0.997,95%CI(0.995,0.999),P = 0.011]为脓毒症继发AKI患者28 d死亡的独立影响因素。使用8个预测因素建立预测模型并通过列线图展示。列线图预测模型、Jung模型及APACHEⅡ评分ROC曲线下面积(0.839、0.809、0.618)、校准曲线拟合优度及DCA曲线高阈值概率范围(0.25 ~ 1.00、0.35 ~ 1.00、0.00 ~ 0.75)等综合模型评估上列线图模型较其他模型处于优势。基于列线图预测模型的3个危险分层组在28 d及90 d的总体生存时间分布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 = 178.847、180.665,P均< 0.001),且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 0.001)。

    结论

    列线图预测模型对脓毒症患者继发AKI 28 d死亡风险具有较好的预测效能,相较现有的预测工具,该模型变量少,性能优,且可实现个体化、可视化、图形化预测,可对临床早期识别并尽早采取措施改善患者病情转归提供一定的帮助。

  • 2.
    基于机器学习的脓毒症早期预测研究进展
    唐明坤, 孙海霞, 吴思竹, 钱庆
    中华危重症医学杂志(电子版) 2023, 16 (05): 428-433. DOI: 10.3877/cma.j.issn.1674-6880.2023.05.014
    摘要 (124) HTML (1) PDF (580 KB) (10)

    脓毒症是危重症医学面临的一个重要临床问题。在世界范围内,每年有超过1 900万人患有脓毒症,其中死亡人数达到600万,病死率超过1/4,存活的患者中也有近300万人存在认知功能障碍[1]。脓毒症是ICU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而早期诊断能够明显降低脓毒症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并有效提高治愈率[2]。传统的脓毒症诊断金标准血培养方法存在耗时长、阳性率低的问题。随着脓毒症诊疗指南的更新,多个用于早期诊断脓毒症的评分系统如快速序贯器官衰竭评估(quick sequential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qSOFA)[3]、英国国家早期预警评分系统(national early warning score,NEWS)[4]等被相继提出。这些评分系统虽然具备快速评价和风险分层的功能,但仍存在诊断时效性较差和准确性不足的问题。

  • 3.
    草铵膦中毒并发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病变综合征一例
    汤庆, 王勇涛, 刘艳存, 柴艳芬, 王力军
    中华危重症医学杂志(电子版) 2023, 16 (03): 256-257. DOI: 10.3877/cma.j.issn.1674-6880.2023.03.016
    摘要 (114) HTML (0) PDF (526 KB) (3)

    近年来草铵膦中毒病例逐渐增多,其临床表现多样,涉及多系统损伤,其中神经系统损伤更加具有特异性。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病变综合征(reversible splenial lesion syndrome,RESLES)是一种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仅累及胼胝体压部的临床影像综合征。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救治了一例急性草铵膦中毒并发RESLES的患者,并对该病例进行分析,希望对急诊医师的临床诊疗有所帮助。

  • 4.
    基于生物信息学分析筛选脓毒症心肌病关键致病基因
    陈宇, 冯芳, 张露, 刘健
    中华危重症医学杂志(电子版) 2023, 16 (04): 286-291. DOI: 10.3877/cma.j.issn.1674-6880.2023.04.004
    摘要 (110) HTML (0) PDF (1258 KB) (2)
    目的

    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筛选脓毒症心肌病(SCM)的关键致病基因。

    方法

    从基因表达谱(GEO)数据库下载微阵列表达数据集GSE79962,此数据集包含因脓毒症而死亡患者及健康供体的心脏基因谱全基因组基因表达水平,使用在线GEO2R分析工具进行差异表达基因(DEGs)筛选及分析,并使用DAVID 6.8数据库对DEGs进行功能富集分析。采用STRING数据库进行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分析,并使用CytoHubba筛选排名前10位的关键基因。

    结果

    从数据集GSE79962中共筛选到228个DEGs,其中156个为上调基因,72个为下调基因。对228个DEGs进行基因本体(GO)、京都市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途径富集分析,DEGs主要涉及3条GO功能注释(包含2条细胞成分途径、1条生物过程途径)及3条KEGG途径(包含代谢通路、嗅觉传导、神经内分泌腺体)。PPI网络筛选出了10个关键基因,其中5个上调基因,包括包括核仁复合体关联3同源物(NOC3L),含SDA1域1(SDAD1),补缀同源物1(PTCH1),氯氰菊酯重链(CLTC)及核因子κB激酶抑制剂β(IKBKB);5个下调基因,包括色氨酸-天门冬氨酸重复序列(WDR4、WDR36、WDR82),跨膜卷曲螺旋结构域1(TMCO1)及Toll样受体9(TLR9)。

    结论

    NOC3L、SDAD1、PTCH1、CLTC、IKBKB、WDR4、WDR36、WDR82、TMCO1、TLR9为SCM的关键致病基因,今后可通过深入研究这些基因,尤其是WDR基因,来进一步阐明SCM的发生发展机制。

  • 5.
    虫螨腈工作环境暴露中毒后死亡一例分析
    安亚青, 苏建玲, 门奕娇, 郝淑娜, 宫玉, 田英平
    中华危重症医学杂志(电子版) 2023, 16 (03): 254-255. DOI: 10.3877/cma.j.issn.1674-6880.2023.03.015
    摘要 (105) HTML (0) PDF (529 KB) (5)

    虫螨腈是一种新型的吡咯类杀虫剂,因杀虫、杀螨效果好以及作用持久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中[1]。虫螨腈中毒事件逐年增多,多以口服途径中毒为主,且呈现出隐匿性、迟发性、高致死性的临床特点[2-4]。现报告一例虫螨腈工作环境暴露后导致虫螨腈中毒的患者,经积极救治无效死亡。

  • 6.
    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脏破裂患者院内死亡的危险因素分析
    缪黄泰, 李潇颖, 张明, 聂绍平
    中华危重症医学杂志(电子版) 2023, 16 (03): 187-192. DOI: 10.3877/cma.j.issn.1674-6880.2023.03.002
    摘要 (98) HTML (1) PDF (614 KB) (6)
    目的

    分析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脏破裂患者院内死亡的危险因素及临床特征。

    方法

    选择北京安贞医院、北京积水潭医院和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2010年1月至2018年12月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脏破裂的189例患者,根据院内存活与死亡情况,将其分为死亡组(123例)和存活组(66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脏破裂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

    结果

    两组患者年龄、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空腹血糖、甘油三酯、总胆固醇、肌钙蛋白I、游离壁破裂、左室舒张末期内径> 60 mm及是否室壁瘤形成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 0.05)。入院后的治疗方面,两组患者阿司匹林、β受体阻滞剂、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和心包穿刺术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 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比值比(OR)= 1.012,95%置信区间(CI)(1.004,1.020),P = 0.002]、空腹血糖[OR = 1.214,95%CI(1.001,1.473),P = 0.049]和游离壁破裂[OR = 9.117,95%CI(1.730,48.050),P = 0.009]是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脏破裂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而白细胞计数[OR = 0.792,95%CI(0.683,0.919),P = 0.002]、左室舒张末期内径> 60 mm[OR = 0.152,95%CI(0.028,0.831),P = 0.030]、室壁瘤形成[OR = 0.271,95%CI(0.086,0.856),P = 0.026]、使用阿司匹林[OR = 0.185,95%CI(0.047,0.735),P = 0.016]是其保护因素。

    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脏破裂患者病死率高,使用阿司匹林可能会降低心脏破裂患者的病死率。

  • 7.
    细胞焦亡在脓毒症相关性脑病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周爽, 赵敏
    中华危重症医学杂志(电子版) 2023, 16 (03): 240-244. DOI: 10.3877/cma.j.issn.1674-6880.2023.03.012
    摘要 (98) HTML (0) PDF (580 KB) (5)

    脓毒症是由于宿主对感染的反应失调而导致的危及生命的器官功能障碍[1]。机体各部分的感染均可引起脓毒症,其病死率高,预后差。脓毒症相关性脑病(sepsis-associated encephalopathy,SAE)是脓毒症急性期和预后期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有高达70%的脓毒症患者最终会发展到SAE[2]。它是由于宿主反应失调且中枢神经系统没有直接感染、结构异常或其他类型脑病的证据而导致的弥漫性脑功能障碍[3]。在达到脓毒症诊断标准之前,SAE的症状可能已经存在,急性期的症状从精神、行为的改变到昏迷,后期甚至会存在长期的认知障碍[3-4]。SAE的病理生理及潜在分子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但大多数学者认为SAE的病因是多因素的,可能有多种病理机制共同参与、互相影响,在不同程度上促进了SAE的发展。这些因素包括缺血或出血损伤、血脑屏障破坏、脑微循环异常、脑代谢异常(包括氧化应激、线粒体功能障碍等)、大量炎症因子释放、神经递质功能紊乱等[5]。探索SAE更多的治疗方式及分子机制,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目前,细胞焦亡被认为可能参与了SAE的病理过程,抑制细胞焦亡有利于降低炎症级联反应,减轻SAE造成的脑损伤。因此,本研究将对脓毒症细胞焦亡在SAE中的作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8.
    脓毒症合并心功能障碍患者早期肠道微生态改变的探讨
    孟建标, 张庚, 焦燕娜
    中华危重症医学杂志(电子版) 2023, 16 (04): 279-285. DOI: 10.3877/cma.j.issn.1674-6880.2023.04.003
    摘要 (97) HTML (0) PDF (1066 KB) (9)
    目的

    探讨脓毒症合并心功能障碍患者的肠道微生态组成及多样性改变情况。

    方法

    本研究共纳入39例受试者,其中健康受试者13例(A组),脓毒症不合并心功能障碍者12例(B组),脓毒症合并心功能障碍者14例(C组)。入组当天完成血液和粪便标本采集以及超声心动图检查。检测并记录受试者的心肌肌钙蛋白T(cTnT)、人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NT-proBNP)、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降钙素原(PCT)水平。采用16S核糖体DNA(rDNA)测序对粪便中的菌群进行多样性分析,并比较各组间的菌群组成。

    结果

    3组受试者cTnT、HFABP、NT-proBNP、LVEF及PCT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H = 33.279、24.748、28.694、26.552、27.032,P均<0.001)。进一步两两比较发现,与B组相比较,C组患者cTnT、HFABP、NT-proBNP水平更高,而LVEF更低(P均<0.05)。Alpha多样性分析显示,3组受试者肠道菌群丰富度[Chao1指数及基于丰度的覆盖估计值(ACE)]、多样性(香农指数及辛普森指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H = 13.761、13.761、19.189、15.536,P均<0.05),且B、C两组肠道菌群丰富度、多样性均显著低于A组,C组肠道菌群多样性更低(P均<0.05)。Beta多样性分析显示,A、B、C组受试者肠道菌物种相似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239(0.147,0.332)、0.001 (-0.164,0.049)、-0.212(-0.315,0.040),H = 22.599,P = 0.001],且B、C两组肠道菌群物种相似度与A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3组受试者肠道微生物群中,梭状芽孢杆菌纲、芽孢杆菌纲、瘤胃球菌科、毛螺菌科、瘤胃球菌属及未定位的毛螺菌属细菌的相对丰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H = 23.918、22.794、17.265、16.846、11.862、16.846,P均<0.05)。B、C组的梭状芽孢杆菌纲、瘤胃球菌科、毛螺菌科、瘤胃球菌属及未定位的毛螺菌属相对丰度均显著低于A组,且C组梭状芽孢杆菌纲、瘤胃球菌科、毛螺菌科的相对丰度更低(P均<0.05);B、C组芽孢杆菌的相对丰度均明显高于A组,且C组更高(P均<0.05)。

    结论

    脓毒症合并心功能障碍患者的心肌损伤标志物水平显著增高,同时肠道微生态多样性显著下降,主要表现为梭状芽孢杆菌、瘤胃球菌科及毛螺菌科细菌相对丰度减少,而芽孢杆菌的相对丰度增加。

  • 9.
    组合式血液净化治疗对脓毒症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和临床预后的影响
    韩媛媛, 热孜亚·萨贝提, 冒智捷, 穆福娜依·艾尔肯, 陆晨, 桑晓红, 阿尔曼·木拉提, 张丽
    中华危重症医学杂志(电子版) 2023, 16 (04): 272-278. DOI: 10.3877/cma.j.issn.1674-6880.2023.04.002
    摘要 (96) HTML (0) PDF (640 KB) (5)
    目的

    探讨组合式血液净化治疗对脓毒症患者炎症因子水平和临床预后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20年12月至2021年8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28例脓毒症并进行血液净化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层化法将所有患者分为oXiris组(10例)、HA380组(7例)和oXiris + HA380组(11例)。oXiris组采用oXiris滤器行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透析滤过(CVVHDF)血液净化治疗模式;HA380组采用ST100滤器联合HA380血液灌流器行CVVHDF血液吸附治疗模式;oXiris + HA380组采用oXiris滤器联合HA380血液灌流器行CVVHDF血液吸附治疗模式。于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CRRT)治疗0、2、4、6、12、24、48 h后,记录所有患者的血清炎症因子指标白细胞介素6(IL-6)、降钙素原(PCT)、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和干扰素γ(IFN-γ)。于治疗0、24、48 h后,记录患者序贯器官衰竭估计(SOFA)评分和急性病生理学和长期健康评价Ⅱ(APACHEⅡ)评分。同时,随访28 d,比较3组患者的生存情况。

    结果

    3组患者各时间点PCT(F = 18.507,P<0.001)、HMGB1(F = 3.831,P = 0.035)、IFN-γ(F = 5.549,P = 0.010)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3组患者各时间点IL-6、SOFA评分及APACHEⅡ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 = 0.628、0.489、0.960,P = 0.542、0.621、0.397)。进一步两两比较发现,oXiris + HA380组患者的PCT水平治疗48 h后较治疗开始时显著下降,但与同期HA380组比较仍较高(P均<0.05);oXiris + HA380组的HMGB1、IFN-γ水平在治疗48 h后均显著低于HA380组(P均<0.05),但与oXiris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随访28 d后,oXiris组患者存活6例,HA380组患者存活4例,oXiris + HA380组患者存活5例,3组患者生存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 0.493,P = 0.781)。

    结论

    oXiris联合HA380的组合式血液净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清除脓毒症患者血清中的炎症因子,但对预后影响不显著。

  • 10.
    针灸对大鼠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性粒细胞归巢及胞外诱捕网的影响
    张巧梅, 孙小平, 李冠胜, 邓扬嘉
    中华危重症医学杂志(电子版) 2023, 16 (04): 265-271. DOI: 10.3877/cma.j.issn.1674-6880.2023.04.001
    摘要 (89) HTML (0) PDF (2048 KB) (4)
    目的

    探讨中性粒细胞归巢及胞外诱捕网在大鼠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中的发病机制及针灸治疗作用。

    方法

    将30只Sprague-Dawley大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针灸组、针灸+ CXCR4抑制剂组、针灸+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Ts)抑制剂组,每组6只。对照组大鼠仅予气管暴露,保留自主呼吸;模型组大鼠麻醉后暴露气管并向气管中注入肺炎克雷伯杆菌;72 h后行经口气管插管接小动物呼吸机,每30分钟行2 ~ 3次大潮气量通气,每天连续通气5 h,持续2 d;针灸组大鼠于造模成功30 min后行针灸治疗;针灸+ CXCR4抑制剂组大鼠于第1天注射菌液前0.5 h按体质量以2.5 mg/kg的剂量腹腔注射CXCR4抑制剂;针灸+ NETs抑制剂组大鼠于机械通气前0.5 ~ 1.0 h按体质量0.8 μM/290 ~ 340 g的剂量鞘内注射NETs抑制剂。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大鼠肺组织中性粒细胞变化趋势,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肺组织瓜氨酸化组蛋白H3(Cit-H3)、髓过氧化物酶(MPO)表达水平。

    结果

    对照组、模型组、针灸组和针灸+ CXCR4抑制剂组大鼠CD11b + CD62L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 25.150,P<0.001)。进一步两两比较发现,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CD62L + CD11b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针灸+ CXCR4抑制剂组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0.05)。HE染色结果显示,对照组大鼠肺组织未见明显充血、出血、水肿及中性粒细胞浸润;模型组肺组织明显水肿,充血及出血明显,大量炎症细胞浸润;针灸组肺泡及气道黏膜充血、水肿减轻,炎症细胞浸润减少;针灸+ NETs抑制剂组肺泡及气道黏膜充血、水肿明显减轻,炎症细胞浸润明显减少。对照组、模型组、针灸组和针灸+ NETs抑制剂组大鼠肺损伤评分、Cit-H3和MPO表达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 = 51.723、227.370、570.097,P均<0.001)。进一步两两比较发现,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Cit-H3、MPO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肺组织炎症浸润更严重(P均<0.05);与模型组比较,针灸组、针灸+ NETs抑制剂组中Cit-H3、MPO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肺组织炎症浸润明显减轻且针灸+ NETs抑制剂组更为显著(P均<0.05)。

    结论

    VAP大鼠模型中存在中性粒细胞归巢及NETs过度形成的现象;针灸对中性粒细胞归巢的抑制不明显,但可通过调控Cit-H3及MPO的表达抑制NETs的过度形成从而改善炎症反应;同时,针灸联用CXCR4抑制剂可明显改善中性粒细胞归巢,联用NETs抑制剂对NETs的调控效果更为显著,对肺组织炎症反应改善作用更强。

  • 11.
    重症胡蜂螫伤老年患者的救治与护理
    朱小可, 周海芳, 余丹妮
    中华危重症医学杂志(电子版) 2023, 16 (03): 258-260. DOI: 10.3877/cma.j.issn.1674-6880.2023.03.017
    摘要 (87) HTML (0) PDF (548 KB) (6)

    胡蜂蛰伤是夏秋季常见急危重症之一,蛰伤后多见局部肿胀、疼痛,因其毒素中含有组胺、五羟色胺、缓激肽等物质,可引起直接毒性作用,短时间内可导致全身过敏反应,严重者可致溶血、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急性肝损伤、心肌损伤、休克或者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等并发症,甚至致死。胡蜂蛰伤有起病急、病情进展迅速的特点[1-2]。重症蜂螫伤的AKI发生率为10% ~ 58%[3],MODS发生率达74%,因MODS导致的病死率高达50%[4]。但目前毒蜂螫伤仍缺乏有效的解毒药物,需早期识别危险因素并介入干预,同时针对靶器官进行有效保护及监测。研究发现,胡蜂类蜇伤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明显高于蜜蜂类蜇伤患者[5],且年龄超过60岁的患者由于代偿能力较差,蜂毒造成的破坏较强,是影响蜂蜇伤预后及发展为重症的首要预警因素[6]。因此,应给予老年重症胡蜂螫伤患者重点关注,尽早介入干预,第一时间控制病情,提升治疗与护理效果,挽救重要器官功能,改善预后[7-8]。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杭州市中医院成功救治了30例重症胡蜂螫伤老年患者,现总结经验如下。

  • 12.
    消化道内镜治疗患者围手术期低血糖现状及其危险因素分析
    郦鲁秀, 邢佳慧, 章凌红, 汤鲁敏, 郝璐, 许骁玮
    中华危重症医学杂志(电子版) 2023, 16 (03): 232-235. DOI: 10.3877/cma.j.issn.1674-6880.2023.03.010
    摘要 (78) HTML (0) PDF (570 KB) (8)

    随着内镜技术的成熟与发展,消化道内镜下诊断及治疗消化道疾病已在临床上广泛应用[1]。消化道内镜治疗术前肠道准备,术中内镜下电切、电凝、套扎等侵入性操作,术后的禁食、禁饮等对患者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创伤,增加了患者围手术期应激反应,导致围手术期低血糖时有发生。围手术期发生低血糖会增加患者手术的危险程度和病死率,严重低血糖还会导致神经系统不可逆损害,甚至引发脑卒中、心肌梗死等[2]。此外,反复的低血糖可加剧胰岛素功能衰竭,加快糖尿病大小血管的病变进程[3]。围手术期多次发生低血糖的患者还会增加长期病死率的发生风险[4]。围手术期低血糖的危害性越来越受到临床的高度重视,有效预防围手术期低血糖对提高患者术后早期恢复至关重要。因此,本研究调查消化道内镜治疗患者围手术期低血糖的发生现状,分析其危险因素,为临床工作采取针对性预防措施提供参考依据。

  • 13.
    脓毒症相关急性肾损伤诊断和评估指标的研究进展
    闫美辰, 庞明敏, 刘光凤, 许娜娜, 郑玥, 范少华, 王昊
    中华危重症医学杂志(电子版) 2023, 16 (05): 414-421. DOI: 10.3877/cma.j.issn.1674-6880.2023.05.012
    摘要 (74) HTML (0) PDF (618 KB) (4)

    脓毒症被定义为宿主对感染反应失调引起的危及生命的器官功能障碍[1],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病死率,严重影响危重期患者的生命健康,增加患者的心理及经济负担,导致远期预后不良。据《全球疾病负担研究》估计,2017年脓毒症导致的死亡占全球可预防死亡的近20%[2]。其中,肾脏是脓毒症最常累及的器官之一,大约有60%的脓毒症患者伴发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当合并AKI时,脓毒症患者的病死率显著升高[3-4]。同时,与其他原因引起的AKI相比,脓毒症相关急性肾损伤(sepsis associated acute kidney injury,S-AKI)往往预后更差[5]。如未及时识别和处理S-AKI,患者将有可能发展成慢性肾脏病,增加心血管并发症的风险[6]

  • 14.
    早期低热量肠内营养对危重症患者预后影响的Meta分析
    尹朱丹, 王昱, 镇坷, 许彬, 田雅丽, 童孜蓉
    中华危重症医学杂志(电子版) 2023, 16 (03): 215-222. DOI: 10.3877/cma.j.issn.1674-6880.2023.03.007
    摘要 (73) HTML (0) PDF (2064 KB) (9)
    目的

    系统评价早期低热量肠内营养对危重症患者预后的影响。

    方法

    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Embase、PubMed、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及维普数据库中关于危重症患者早期低热量肠内营养支持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2年5月31日。试验组给予低热量肠内营养,对照组给予常规热量肠内营养。由2名研究者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及质量评价,应用RevMan 5.3软件对纳入文献数据进行Meta分析。

    结果

    共纳入11项随机对照试验,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患者喂养不耐受的发生率显著降低[比值比(OR)= 0.72,95%置信区间(CI)(0.56,0.93),Z = 2.54,P = 0.01]。而两组患者间的住院病死率[OR = 1.00,95%CI(0.81,1.24),Z < 0.01,P = 1.00]、感染率[OR = 1.03,95%CI(0.86,1.23),Z = 0.32,P = 0.75]、ICU住院时间[均数差(MD)= 0.43,95%CI(-1.07,1.93),Z = 0.56,P = 0.58]、总住院时长[MD = -0.15,95%CI(-4.69,4.38),Z = 0.07,P = 0.95]、机械通气时长[MD = 1.11,95%CI(-7.72,9.94),Z = 0.25,P = 0.81]、低血糖发生率[OR = 1.15,95%CI(0.68,1.96),Z = 0.53,P = 0.59]及低血钾发生率[OR = 0.90,95%CI(0.42,1.96),Z = 0.26,P = 0.80]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与常规热量肠内营养支持相比,早期低热量肠内营养支持能够降低重症患者喂养不耐受的发生率,同时并不影响患者住院病死率、感染率、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长、机械通气时长、低血糖发生率及低血钾发生率。

  • 15.
    非外伤性院外心脏骤停患者预后危险因素分析及列线图模型的构建
    楼亨通, 陆远强
    中华危重症医学杂志(电子版) 2023, 16 (03): 177-186. DOI: 10.3877/cma.j.issn.1674-6880.2023.03.001
    摘要 (73) HTML (0) PDF (956 KB) (3)
    目的

    探讨影响成人非外伤性院外心脏骤停(OHCA)患者自主循环恢复(ROSC)后28 d死亡的危险因素,并构建列线图模型。

    方法

    纳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四医院自2015年10月22日至2022年6月30日急诊抢救室收治的134例非外伤性OHCA且ROSC患者,并根据ROSC后28 d内死亡情况分为存活组(45例)及死亡组(89例)。收集两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通过最佳子集回归分析最小贝叶斯信息准则(BIC)值来筛选自变量。使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来确定影响患者ROSC后28 d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并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校正曲线以及决策曲线分析对模型进行评价,并与急性病生理学和长期健康评价(APACHE)Ⅱ评分的曲线下面积(AUC)进行比较。

    结果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血钾[比值比(OR)= 1.454,95%置信区间(CI)(1.007,2.098),P = 0.046]、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OR = 1.024,95%CI(1.008,1.041),P = 0.004]、尿酸[OR = 1.005,95%CI(1.001,1.010),P = 0.013]、肾上腺素使用量[OR = 1.282,95%CI(1.080,1.522),P = 0.004]均为影响非外伤性OHCA患者ROSC后28 d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可电击心律为其保护因素[OR = 0.054,95%CI(0.014,0.211),P < 0.001]。结合以上变量构建列线图模型,该模型的AUC为0.872,95%CI(0.812,0.932),P < 0.001。校正曲线显示其预测概率和实际概率基本一致,决策曲线分析显示其具有良好的临床净获益。APACHEⅡ评分的AUC及95%CI为0.773(0.688,0.858),P < 0.001,列线图模型的AUC明显优于APACHEⅡ评分(Z = 1.994,P = 0.046)。

    结论

    可电击心律、肾上腺素用量、入急诊室后的首次血钾、血尿酸、CK-MB为影响非外伤性OHCA患者ROSC后28 d死亡的独立影响因素。基于以上因素构建的列线图预测模型临床实用价值较高。

  • 16.
    俯卧位通气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中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
    李宪龙, 薛昊轩, 盛晓峰, 张奕, 陈正龙, 钟鸣, 宋元林
    中华危重症医学杂志(电子版) 2023, 16 (04): 335-339. DOI: 10.3877/cma.j.issn.1674-6880.2023.04.013
    摘要 (70) HTML (0) PDF (566 KB) (8)

    自2019年12月以来,全国各省、市及地区陆续发现不明原因肺炎[1-2],即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以下简称新冠感染)。经病原检测,新冠感染由一种新型β属冠状病毒引起,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将该病毒命名为"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型(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2,SARS-CoV-2)",其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可导致病情恶化迅速,并对患者的呼吸系统造成极大的伤害[3]。多组临床研究数据表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是新冠感染主要的并发症之一[1,3-4]

  • 17.
    影像组学在肺部炎症性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陈美西, 徐昉, 林时辉
    中华危重症医学杂志(电子版) 2023, 16 (03): 245-249. DOI: 10.3877/cma.j.issn.1674-6880.2023.03.013
    摘要 (68) HTML (0) PDF (576 KB) (12)

    肺部炎症性疾病主要包括急性肺损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肺炎等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的疾病。医学影像是临床工作中的一项重要技术,可以在临床实践中辅助疾病的诊断及疗效评价等。随着人工智能技术(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逐步应用到医疗领域,医学影像学成为AI的重要领域。影像组学是此类工作模式的代表,主要体现在使用以深度学习(deep learning,DL)为代表的方法对影像大数据进行挖掘、搜索和提取相关信息[1]。应用影像组学可以更好地挖掘医学影像数据,从而更加精确地指导临床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目前,临床上影像组学主要应用于肿瘤相关疾病,而实体肿瘤在基因、蛋白质、细胞、微环境、组织和器官等不同方面具有极大的时间及空间异质性。影像组学具有非侵入性捕捉肿瘤内异质性的能力,在区分良恶性肿瘤、评价肿瘤治疗反应及评估癌症遗传学特征等方面都显示出了巨大潜力。本文旨在介绍影像组学的发展与基本研究方法、影像组学在肺部炎症性疾病中的应用以及影像组学目前面临的挑战和未来趋势。

  • 18.
    手术室外来器械管理质量的影响因素与干预策略
    孙新星, 葛雨欣, 俞丽, 张俊
    中华危重症医学杂志(电子版) 2023, 16 (04): 340-343. DOI: 10.3877/cma.j.issn.1674-6880.2023.04.014
    摘要 (68) HTML (0) PDF (552 KB) (5)

    国内将由器械供应商租借给医院且可重复使用的不常规器械定义为外来器械[1-2]。美国将通过租赁或签订试用器械协议而拥有使用权的关键或半关键器械定义为外来器械[3]。随着外科手术技术的不断革新,手术器械也随之不断创新、变化。医院为提高手术成功率和器械使用率、降低医疗成本,许多特殊器械由医院向器械供应商租赁使用,这导致了同一器械包在各个医疗机构间轮换使用的现象[4]。这种现象使得外来器械的清洗消毒质量难以得到保障,让医疗护理质量和患者安全存在巨大隐患。为此,本研究通过回顾国内外文献,综述外来器械管理的现状、难点和影响因素,以期为保障外来器械的安全使用提供参考依据,降低手术感染风险。

  • 19.
    右美托咪定序贯镇静模式对中深度镇静的机械通气患者预后和谵妄的影响
    徐娟, 孙汝贤, 赵东亚, 张清艳, 金兆辰, 蔡燕
    中华危重症医学杂志(电子版) 2023, 16 (05): 363-369. DOI: 10.3877/cma.j.issn.1674-6880.2023.05.003
    摘要 (65) HTML (1) PDF (697 KB) (5)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序贯镇静模式对ICU中深度镇静的机械通气患者预后和谵妄的影响。

    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将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江苏大学附属人民医院ICU机械通气患者中经过筛选实验筛选出有中深度镇静需求的74例患者随机分为右序贯镇静组(38例)和常规镇静组(36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28 d病死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和不良反应(患者意外拔管、再次插管、心动过缓)发生率、镇静持续时间、镇静药物使用剂量、谵妄发生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LSA)法检测两组谵妄患者入ICU时、诊断谵妄当天及诊断谵妄后48 h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S100钙结合蛋白B(S100B)的浓度。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患者入ICU时血清BDNF、NSE和S100B浓度对谵妄发生的预测价值。

    结果

    序贯镇静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6 ± 3)d vs.(8 ± 4)d,t = 2.555,P = 0.013]、住ICU时间[(12 ± 4)d vs.(17 ± 8)d,t = 3.371,P = 0.001]、总住院时间[(23 ± 5)d vs.(31 ± 7)d,t = 5.680,P < 0.001]、谵妄发生率[34.2%(13/38)vs. 58.3%(21/36),χ2 = 4.331,P = 0.037]、咪达唑仑使用剂量[(2.7 ± 1.7)mg/kg vs.(4.3 ± 2.3)mg/kg,t = 3.416,P = 0.001]、镇静持续时间[(7.3 ± 2.4)d vs.(9.7 ± 3.1)d,t = 3.735,P < 0.001]均低于常规镇静组。两组患者28 d病死率、VAP发生率、意外拔管率、再次插管率、心动过缓发生率和芬太尼使用剂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 0.05)。诊断谵妄后48 h,序贯镇静组患者血清BDNF[(0.37 ± 0.12)vs.(0.56 ± 0.27),t = 2.385,P = 0.023]、NSE[(0.078 ± 0.020)vs.(0.234 ± 0.079),t = 6.598,P < 0.001]、S100B[(0.28 ± 0.16)vs.(0.47 ± 0.24),t = 2.521,P = 0.017]水平均较常规镇静组显著降低。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入ICU时BDNF预测谵妄发生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44[95%置信区间(CI)(0.627,0.861),P < 0.001],NSE的AUC为0.711[95%CI(0.593,0.830),P = 0.002],S100B的AUC为0.727[95%CI(0.609,0.845),P = 0.001],提示ICU中深度镇静的机械通气患者入ICU时血清BDNF、NSE、S100B水平均对谵妄发生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结论

    右美托咪定序贯镇静可以减少ICU机械通气患者谵妄发生率,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减少ICU住院时间,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入ICU时血清BDNF、NSE和S100B水平对预测谵妄发生具有一定作用。

  • 20.
    髓源性抑制细胞在人类白血病中的研究进展
    董敖, 沈定, 陈伟民, 邬丽娜, 饶月丽
    中华危重症医学杂志(电子版) 2023, 16 (04): 324-330. DOI: 10.3877/cma.j.issn.1674-6880.2023.04.011
    摘要 (62) HTML (0) PDF (610 KB) (3)

    髓源性抑制细胞(myeloid-derived suppressor cells,MDSCs)是一种来源于骨髓造血干细胞且具有异质性的未成熟髓系细胞,在机体的免疫反应中发挥抑制调节作用[1-2]。在健康条件下,骨髓中的祖细胞可以分化为成熟的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粒细胞或巨噬细胞,而在癌症、感染和自身免疫病等病理环境下,祖细胞的分化可以部分地被阻断,导致MDSCs的产生和累积[3-4]。肿瘤与肿瘤微环境(tumor microenvironment,TME)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导致机体处于一种免疫抑制状态,TME中具有免疫抑制功能的MDSCs、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s)和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umor-associated macrophages,TAMs),可以抑制正常的T细胞免疫反应,促进癌细胞的生长和免疫逃逸[5-7]。TME中的MDSCs与肿瘤细胞相互促进,即肿瘤细胞可诱导MDSCs产生和累积,而MDSCs通过抑制免疫反应、促进血管生产和肿瘤生长与转移,在TME内构建一个适合肿瘤生长的微环境[7-9]。大量研究表明,增多的循环和/或浸润性MDSCs与实体肿瘤和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的不良预后密切相关,减少或清除MDSCs或者改变其抑制功能有助于恢复机体的免疫监视,这使得MDSCs有可能成为克服实体肿瘤免疫抑制微环境的潜在靶点,而靶向MDSCs的策略在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免疫治疗中虽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仍然具有挑战性[6,9-11]。因此,深入探讨MDSCs的激活、分化和功能机制有助于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免疫治疗。白血病是人类常见的一类异质性造血干细胞和祖细胞的恶性克隆性肿瘤,主要类型包括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aemia,ALL)、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aemia,AML)、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hronic lymphocytic leukaemia,CLL)和慢性髓系白血病(chronic myeloid leukaemia,CML)[12]。在2020年全球范围内,白血病在所有新癌症中的发病率约为2.5%,病死率约为3.1%,且病死率在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中最高[13-14]。研究表明,MDSCs是一类免疫抑制性细胞,其在机体内的累积和活化可释放大量的抑制性分子,在白血病的发生发展及治疗中发挥重要的作用[15-16]。因此,本文就MDSCs在白血病中的作用和功能以及针对MDSCs的靶向治疗进展作一综述,为白血病的防治提供新策略。

阅读排行

更多